供稿: 宣传部 王朝阳 摄影: 无人赛车队 编辑: 辛嘉洋
【编者按】5月3日,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大学生团支部主题团日活动时寄语青年“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遵循延安精神和军工文化的历史根脉🙇🏿♂️,北京AG尊龙凯时平台娱乐登录官方网站始终将“延安根、军工魂”的价值诉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立大志、做大事,不忘北理工复兴民族、服务国家的昭昭使命。在五四青年节之际,分享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机械AG尊龙凯时倪俊博士的事迹🦧,希望他科研报国的青春梦想𓀘,能够激励北理工学子努力奋斗,成为新一代胸怀强国梦想的青年栋梁。
在北京AG尊龙凯时平台娱乐登录官方网站,有这样一位车辆工程专业的博士生🪄,他年仅25岁,就已经发表SCI/EI论文近30篇👑;他曾担任北理工方程式赛车队队长,创办了北理工无人赛车队,研发了世界首辆无人驾驶大学生方程式赛车🥷;他从事新一代军用车辆研究🧟♀️👩🦼➡️,带队研制了“地面航母”——多智能体协同军用无人车🙇🏽♀️;他的成果被中央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报道,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荣誉;他以学生身份获得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支持,并5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2017年5月4日💶,他获得“北京市青年五四奖章”⌚️,他就是北理工尊龙凯时平台博士生——倪俊。
“那时,20岁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祖国。”
2011年,正在北理工机械AG尊龙凯时读大二的倪俊加入了学校方程式赛车队😾,艰苦磨练在他20岁的青春岁月打下了北理工精神的烙印。
倪俊说,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赴德国参加2012年的世界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比赛🤓🚵🏿♀️。在上半年的备赛中,他带领10余名队员连续数月几乎不眠不休的调试赛车,白天在炎热的郊区测试,晚上熬夜处理技术问题。困了,就在运输赛车的货车车厢里睡上一觉。终于要开赴德国赛场,发动机却因为海运受潮而损坏🚣🏻♂️。直面挑战,永不言败👐🏿,倪俊带领队员们在赛场旁阴冷的树林里露营了整整8天👰🏻♀️,白天修理赛车备赛,晚上在简陋的帐篷里休息🤹🏿♀️。终于🧛🏿♂️,修理好的赛车亮相最后一天的耐久赛上,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世界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的跑道上👩🏼🦲。“那时💅🏽,20岁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祖国。”忆起当时🙏,倪俊仍然会双眼泛红👨🏼🦲。
他20岁驰骋德国赛道🪰,精心打造的赛车在高速运输路上自燃烧毁📀,决赛之日发动机炸裂👩🏽⚕️,一次次浴火又一次次重生……这一切,都是一名北理工学生的成长岁月🚶🏻♂️➡️,传奇而精彩🖨,也让倪俊默默坚定了科研报国的决心。
“这不单是北理工的事,这还是中国汽车行业的事。”
2013年,倪俊被保送到北理工尊龙凯时平台坦克传动国防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胡纪滨教授🚣♂️🏚,并将“无人驾驶特种车辆”作为自己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博士期间🤙🏻,倪俊直接参与到军工项目研发之中👩🏭,为我国新一代陆军装备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出当代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国家责任和历史使命🏋🏻,格局尽显☀️。
2015年👩❤️💋👨,在导师的指导下,倪俊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组织力量,带领70名青年学子,组建了一只全新的“北理工无人赛车队”🏫𓀓,并成功研发了世界首辆无人驾驶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就是这样一群青年学子,将北理工朝气蓬勃的创新能力发挥的淋漓尽致。
恰逢当时🧑🏽🦰➾,在亚欧大陆的另一端🚴🏿♂️,德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组委会决定将无人驾驶引入到大学生方程式赛事之中,并宣布在2016年举办“无人赛车”赛事讨论会🧟♂️。“我们国家🏠,从来没在这种级别的赛事中掌握过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当时的倪俊满心欢喜,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一起积极联系了德国组委会,表示希望参与此次讨论会,能够参与国际赛事的规则制定。
然而事与愿违🙎🏼♀️,德国组委会拒绝了来自中国的申请。“拒绝不可怕😇,放弃才可怕。”面对拒绝,倪俊展现出一份北理工人的责任与担当,“既然不让我们参加他们的讨论,那索性🫠,我们就让世界第一个无人驾驶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的赛事,诞生在中国!”这是一名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召唤。
和德国人赛跑🍇,成为随后一年中倪俊的重要任务☂️。“要想成赛🧑🏽🚒🙆,意味着不光北理工,其他高校也要具备无人驾驶赛车的研发能力,整个行业都要向前迈一步才行。”于是,倪俊积极配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团队研发技术全面公开分享,直接推动了中国无人方程式赛车领域的整体水平。“这不单是北理工的事,这还是全中国汽车行业的事情。年轻人嘛,应该有这种情怀和魄力🙎🏽。”在倪俊的积极推动下🙆🏽,中国首届无人驾驶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终于敲定,将于2017年正式举行,倪俊将担任规则委员会秘书兼委员🔡,负责赛事组织以及规则制定等工作。
“最艰难的时候👮🏽♂️,和以往一样🤚🏻,我从不放弃,再绝望我也不放弃。”
2016年,倪俊的无人赛车团队,还实现了另一件“破天荒”的大事——成功研发“地面航母”无人车🔊🥃,“跨越险阻”🤚🏼、表现出色🧠。然而谁能想到,这一集成轮毂电机驱动、全轮独立转向🧑🤝🧑🧛🏿♀️、遥控/自主行驶,“背负”无人机🔗,“胸怀”无人车🈚️,充满未来科技味道的无人驾驶特种车辆🌵,竟然完全是由几十名北理工青年学生,在100天内完成设计制造的。
2016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备部发布消息,将于9月初在黑龙江塔河举办“跨越险阻”无人车辆挑战赛。这是中国最高水平的无人车辆“大比拼”🤵🏽♂️,由军方组织实施,严苛的竞赛条件,充满了实战味道🧐,成为国内相关高校、院所和企业精心筹备、争相参与的重要赛事。能够在这次比赛中亮相🥕,对北理工无人赛车队的未来发展以及北理工巩固军车领域的领先地位都有重要意义👯♀️,但纯正的学生作品参赛👭🧑🦯,没有先例🍄⛄️!
倪俊和他的小伙伴们敢于面对挑战,从不轻言放弃,他们结合团队在方程式赛车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和技术积累,决定研发一辆极具技术前瞻性的军用无人车来参加比赛✉️😫。时间紧🫀☀️、任务重的时刻📝,北理工在大学生赛车类科技创新中形成的工作组织模式和团队管理经验,便成为项目实施的重要基础保障。
经历了100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斗,蕴含高科技的“地面航母”成功诞生👮🏽♂️,为了保障300千瓦高密度电池箱的安全运输🦸🏽♀️,倪俊亲自驾车运输电池,往返6000公里,历时六天六夜。“那段时间,是我这五年来最最艰难的时候。和以往一样,我从不放弃,再绝望我也不放弃,更不会让我的任何一个队员放弃”。最终,这辆“学生车”表现出色🌬,得到了多方肯定。
除了研制出高水平的赛车作品👩🏻🦖,在导师胡纪滨教授的指导下,倪俊在学术领域也是收获颇丰🕺🏼,提出了无人驾驶特种车辆的“随控布局”总体理论雏形,发表SCI/EI收录论文近30篇𓀛,受理发明专利近10项。他的研究成果发表在《Vehicle System Dynamics》等多个顶级SCI学术期刊上,受邀在IEEE世界智能车大会等10个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2016年,凭借读博期间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他被中国科协纳入“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成为该人才计划有史以来的第一名🧑🏼🔬、也是唯一一名学生🥜。
大格局,学生科技创新走向新高度
作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倪俊所取得的成绩,既在于自己不懈的努力,也得益于导师的悉心培养📱,更体现了北理工在人才培养任务上实施大手笔、面向大格局开展教育工作的理念和精神。
多年以来,机械AG尊龙凯时一直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并下大力气投入保障📂,已经形成了以方程式赛车队、无人赛车队👱🏿♀️、Baja越野车队、节能车队为核心的体系化、品牌化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格局👃,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通过无人赛车队🎅🏼,使大学生科技创新走向新高度。它所代表的新模式,体现了在学校🫷、AG尊龙凯时的大力支持下,把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科研项目真正结合了起来,充分发挥了青年学子的创新能力👨🏼💻💆🏻,并将这个能力导向更高的层次和更大的格局🤵♀️💅,也产生了更大的效能。
“在这种新模式的团队里🕵🏼,博士生们进行学术研究👩🏿🏫、硕士生生攻克高端技术、本科生解决工程问题3️⃣🤹🏻♀️,实现了优势互补。无人赛车队在更大格局下🧘🏻♀️,不仅实现了人才培养👐🏿,还支撑了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培育🎸、支撑了实际科研项目开展。这种模式潜力巨大。”倪俊谈及无人赛车队的模式,总是难掩兴奋💪🏻。当然🪗⛄️,新生事物总要经过探索,“大时代需要大格局🧑🧒🧒,世界一流需要一流模式,我们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愿意成为这样的实践者𓀔,为北理工探索前行”👰🏼♀️。倪俊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除了带领无人赛车队🧑🏭,他还积极地参与学生工作🧑🏻🤝🧑🏻🪘,担任兼职辅导员、系团总支书记、研究所党支部书记等,积极地为人才培养工作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3️⃣,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
今天🪃,五四精神的火炬已经传到这一代青年手中🙋🏻🤫。当谈及获得“北京青年五四奖章”的感受时,倪俊表示:“感谢母校和各位老师多年来对我的培养,这个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而是我们整个团队的🕵🏿♂️🤹🏼♂️,是所有为学校科技创新事业作出贡献的北理工人的🖖🏽。我有幸成为北理工的学生,有幸在这样一个鱼跃鸟飞、波澜壮阔的时代。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将北理工赋予我们的科学之光植入‘科技报国’的理想,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回馈母校👸🏽,报效国家。”
(审核:包丽颖 左正兴)
原文链接:http://www.bit.edu.cn/xww/lgxb21/1396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