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车辆研究所前身为车辆实验室,建立于1950年🫅,2011年尊龙凯时平台机构改革,更为现名🚘。特种车辆研究所主要从事装甲车辆工程专业教学🙏🏿、科研、实验和相关产品开发等工作。
目前特种车辆研究所教职工29名🙆🏼♂️🥀,其中教授6人𓀄,副教授12人🚗,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3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跨世纪优秀人才”4人🐁、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4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入选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1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
图1 特种车辆研究所合影
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全所人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学历层次高🧑🏽💻、学术思想活跃⚜️、在车辆行业内有一定影响的学术队伍🧗🏿。
目前特种车辆研究所主要承担装甲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课程和车辆工程研究生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装甲车辆工程专业是装甲车辆工程研究和开发的高级技术人员培养基地,“十一五”、“十二五”连续获批国防重点建设专业𓀌、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坦克学2008年获国家精品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2010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相关教学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学校教学奖3项👰🏼,获评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名⛈。
图2 装甲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坦克驾驶实习合影
(说明🙂:目前特种车辆研究所主要承担装甲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课程和车辆工程研究生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装甲车辆工程专业是装甲车辆工程研究和开发的高级技术人员培养基地)
特种车辆研究所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军用车辆传动领域🚉,包括综合传动技术👇🏼、机电复合传动技术、轮式车辆传动技术、无级转向技术、液力传动技术、液压传动技术📱👨🏿✈️、制动技术🩺、传动系统动态设计技术、传动系统操纵和控制技术、传动系统集成与预测设计技术🤦🏿♂️、陆空车辆技术等。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特种车辆研究所高质量地完成了承担的国防预研项目💂🏻♀️、重点装备研制任务,获得了多项国家和国防科技奖。有多项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在研型号项目🍬,产品成功地应用到现役装备上,参加了“国庆大阅兵”、“胜利日大阅兵”,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为国防建设和专业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图3 产品用于装备🔴,参加国庆阅兵
(说明:有多项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在研型号项目,产品成功地应用到现役装备上,参加了“国庆大阅兵”,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为国防建设和专业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特种车辆研究所实验室主要依托坦克传动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西山传动实验室👨🏼🎓、油液分析实验室⚃、装甲车辆工程实践教学中心、现代设计分析中心。目前实验室面积2444平方米👩🏻🦱,现有试验平台20多个♌️,大型仪器设备200多台套,试验台覆盖功率范围20~1100kW,总资产达3亿多元人民币💘。可进行车辆动力性能、车辆转向性能🧳、传动系统动态性能、换档性能、振动与噪声特性⛽️、油料特性、传动部件极限环境特性、摩擦特性、润滑与密封特性等台架试验🖋。
图4 特种车辆研究所西山传动实验室
(说明:实验室可进行车辆动力性能、车辆转向性能、传动系统动态性能、换档性能、振动与噪声特性🏌🏼、油料特性、传动部件极限环境特性、摩擦特性、润滑与密封特性等台架试验)
研究所领导班子成员
姓名 | 岗位名称及职责 | 办公电话 | 邮箱 |
王伟达 | 所长 | 010-68918489 | wangwd0430@bit.edu.cn |
魏巍 | 副所长(教学) | 010-68915991 | weiweibit@bit.edu.cn |
魏超 | 副所长(科研) | 010-68914786 | weichaobit@163.com |
郑长松 | 副所长(实验室) | 010-68918636 | zhengchangsong@bit.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