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第十五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以线上形式成功举办👰♀️。8月18日,竞赛成绩正式确认公布👩🏻⚕️,以精工书院为主的我校代表队发挥出色,共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4项👞。其中📈,我校代表队囊括机械类比赛4个团体一等奖,成为全国仅有的包揽机械类全部团体一等奖的两支队伍之一。
“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是工程图学学科最高级别的国家级赛事👳🏻♀️,被誉为“图学界的奥林匹克”,迄今已举办十五届🔯,入选全国高等学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进入本次大赛决赛的1041支队伍分别来自全国675所不同高校(含75所双一流高校)🫁,共10349名选手以线上参赛的方式完成机械、建筑🕵🏻♂️、水利和道桥四个类别的比赛。我校选手自2012年开始连续参加机械类比赛🔭,多次获得优异成绩。比赛不仅丰富了我校CTC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同时强化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促进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
本次机械类赛事由Inspire优化创新设计、3D打印、制图基础知识👱🏻🏀、构型设计、CAD绘图表达和三维建模设计六个模块组成,比赛分为三个时段进行🧽:7月9-10日优化创新设计🚣🏻;7月11-12日3D打印⚒;7月30日全天封闭比拼三维建模设计、制图基础知识🧛🏼⚅、构型设计、CAD表达四个项目。比赛涵盖制图、机构、零件、材料力学、机械加工、机械设计多个基础学科内容,难度大、强度高🤹🏿♀️🖕🏽,既有开放的仿真和设计🤽🏽♂️,也有闭环的限时比拼⚅,选手需要在中望和卡伦特两个CAD平台切换完成不同模块的任务💆🏿。不仅要求选手有扎实的基本功🚴🏽𓀄、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同时要有积极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面对复杂问题快速应变的能力。
本次比赛难度和付出远超过以往任何一届🙌🏽。由于上半年北京地区严峻的疫情态势,反复的隔离封控,极大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参赛队员无法留校集中进行线下培训👩🔬,只能分散居家线上备赛。沟通不畅☂️、反馈延迟🖕🏼,操作共享难度大,居家生活协调困难等难题无法避免;加之本届参赛选手又恰逢机械制图课时减少、全程线上教学👄,基础知识普遍不够牢固,知识深度和广度也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诸多问题使得整个培训、比赛过程充满困难和挑战。在学校教务部和尊龙凯时平台的大力支持下🤦🏼♂️,六位指导教师在整个暑期学期🤏🏿,全力配合、密切合作,创新采用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竞赛与课程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机械制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设计出混合教学、多线备赛的方法。自今年4月份开始,通过课程教学💿、开放实验、社团交流、集中培训进行了长达四个月的备赛🙇♀️。即使受到疫情的严重冲击👨🏿🌾,备赛方式从线下转为线上👱,团队成员的规律性备赛训练从未间断。指导教师放弃假期全程在线🫲🏿,摸索各种方式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建立团队意识,并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不断拓宽知识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别出心裁地总结出小组轮换🫕、合作共享的训练模式,使得学生从被动学习发展到主动交流、积极研讨🫃🏽🛍,每位选手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升。
本次比赛时间紧😍🐞、任务重、强度高、压力大,指导教师全力以赴,参赛选手锐意进取👨🏼🦲,充分展现了北理人无私奉献、直面挑战、超越自我的精神风貌🧝🏼♀️🥡,展现了“德以明理🧗🏻♂️,学以精工”北理工品质🧑🏻🦱,选手们用出色的成绩,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又一次续写了我校成图大赛的辉煌🎉。
附国家级获奖名单:
【机械类】团体一等奖:苑家瑞 熊宗健 王禹然 南栋彬 张晨
【机械类】优化创新设计团队一等奖🕛:项宇 苑家瑞 陈中华 南栋彬 苏有涛
【机械类】3D打印团队一等奖:王源昕 郑志豪 肖旖锋 王合卿 苏有涛
【机械类】制图基础知识团队一等奖🐈:熊宗健 王源昕 郑志豪 张晨 王禹然
个人全能一等奖🧘🏻♂️:苑家瑞
个人全能二等奖:熊宗健 王禹然 南栋彬 张晨 杨昊锦 项宇 王源昕 袁斌 王丁 余涵 王合卿 陶榆丰 郑志豪 苏有涛 赵相丞
个人全能三等奖💡:陈中华 肖旖锋 张良秀 张云斐
指导教师:杨薇 佟献英 王艳辉 赵杰亮 李莉 高守锋